長江有色金屬網(wǎng) > 資訊首頁 > 評論分析 > 比稀土更勁?三大硬核材料撐起萬億市場?

比稀土更勁?三大硬核材料撐起萬億市場?

   來源:

看第一時間報價>短信訂閱,查價格數(shù)據(jù)和走勢>數(shù)據(jù)通,建商鋪做產品買賣>有色通

在全球科技博弈的棋盤上,氮化鎵、鈮酸鋰、光刻膠正以“硬核實力”成為新的戰(zhàn)略焦點。這三大關鍵材料,不僅撐起萬億級科技市場,更在5G、芯片、光電子等領域扮演“勝負手”。

在全球科技博弈的棋盤上,氮化鎵、鈮酸鋰、光刻膠正以“硬核實力”成為新的戰(zhàn)略焦點。這三大關鍵材料,不僅撐起萬億級科技市場,更在5G、芯片、光電子等領域扮演“勝負手”。
氮化鎵:功率器件的“破局者”
作為第三代半導體代表,氮化鎵憑借耐高溫、高耐壓特性,徹底突破硅基材料限制——5G基站用它能降能耗、擴覆蓋;新能源車用它能縮充電時間、提效率。但“散熱差”曾是致命短板,電流過載易導致器件燒毀。
國內已破局:第三代半導體創(chuàng)新中心成功制備8英寸SiC襯底氮化鎵外延,缺陷密度驟降,可靠性國際領先;納米光子晶體技術更讓氮化鎵激光器實現(xiàn)小型化、低功耗,未來應用場景持續(xù)擴容。
鈮酸鋰:光電子的“中國突圍”
被稱作“光電子時代的硅”,鈮酸鋰是5G、6G高速通信、光量子的核心元件。但尷尬的是,全球90%市場被美日企業(yè)壟斷,中國80%依賴進口,一塊調制器芯片曾卡住光電子產業(yè)脖子。
轉機已至:光庫科技收購美企產線、定增擴產,目標3年替代30%份額;薄膜鈮酸鋰技術突破,支持260G波特信號100公里傳輸;更關鍵的是,山東團隊成功生長12英寸鈮酸鋰晶體,集成度提升2-3倍,成本砍半,國產替代根基更穩(wěn)。
光刻膠:芯片的“隱形畫筆”
作為芯片制造“皇冠明珠”,光刻膠精度直接影響芯片性能,但其純度需達萬億分之一,且要與EUV等光源完美匹配。全球高端市場被日本四大巨頭壟斷,國內自給率不足5%,先進制程用KrF/ArF光刻膠亟待突破。
國內企業(yè)正加速突圍:鼎龍股份20余款高端光刻膠送樣驗證,7款進入加樣,2024年首獲主流晶圓廠訂單;彤程新材G線、i線光刻膠市占率領先,ArF光刻膠量產上量,EBR等新品持續(xù)落地。
結語:從“卡脖子”到“自主可控”??
氮化鎵的散熱破局、鈮酸鋰的晶體超越、光刻膠的量產突破——三大材料的每一次進步,都是中國科技“補鏈強鏈”的縮影。未來,5G、AI、物聯(lián)網(wǎng)的爆發(fā)將推高需求,這場材料之爭,既是挑戰(zhàn)更是機遇。唯有持續(xù)攻堅,方能在全球科技版圖上刻下“中國印記”。

(注:本文為原創(chuàng)分析,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,以上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為入市依據(jù) )長江有色金屬網(wǎng)
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

半導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