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5日,長江有色金屬網數(shù)據顯示,鈷酸鋰4.2V產品報價區(qū)間為224,500-227,500元/噸,均價226,000元/噸,較前一日上漲500元/噸;4.5V產品報價區(qū)間239,000-243,000元/噸,均價241,000元/噸,同步上漲500元/噸。
當前鈷酸鋰市場,原料端政策收緊,下游新興應用場景需求強勁。
供應端:地緣政策與產能瓶頸形成雙重壓力
全球鈷資源高度集中于剛果(金),該國自2025年初實施的鈷出口禁令持續(xù)發(fā)酵,疊加印尼鎳鈷項目因環(huán)保限制產能釋放不及預期,導致全球鈷原料供應趨緊。中國作為鈷消費大國,雖掌控全球68%的鈷精煉產能,但原料庫存周轉壓縮,生產企業(yè)面臨供應鏈不確定性。此外,非洲高溫雨季影響礦山開采運輸,國內冶煉能耗成本上升,進一步加劇供應壓力。
需求端:3C消費與新興領域雙輪驅動
消費電子市場復蘇成為短期核心驅動力。2025年8-9月傳統(tǒng)旺季疊加AI手機、5G換機潮,推動鈷酸鋰需求集中釋放。調研顯示,AI設備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需求激增,鈷酸鋰憑借高電壓特性成為主流選擇。
新興領域方面,可穿戴設備、無人機等輕量化場景加速滲透,疊加航空航天領域對高性能電池的探索,拓展了鈷酸鋰的應用邊界。
新能源汽車市場雖面臨技術路線分化,但高端車型對鈷酸鋰的剛性需求仍保持穩(wěn)定。
市場:價格傳導與風險積累并存
原料成本上漲壓力向下游傳導,碳酸鋰價格企穩(wěn)與鈷鹽供應收縮形成共振,推動鈷酸鋰價格中樞上移。市場情緒方面,下游企業(yè)為鎖定成本提前補庫,貿易商惜售情緒升溫,進一步放大了短期供需矛盾。但需警惕非洲運輸擾動、國內環(huán)保限產等潛在風險,以及磷酸鐵鋰等替代材料在低端市場的競爭壓力。
隨著高電壓鈷酸鋰技術迭代加速,4.5V及以上產品滲透率提升,行業(yè)技術壁壘顯著提高。頭部企業(yè)通過綁定國際車企與消費電子巨頭,強化供應鏈議價能力。
與此同時,印尼、剛果(金)等資源國推動本土化加工政策,倒逼中國鈷酸鋰產業(yè)鏈向高附加值環(huán)節(jié)延伸。在新能源與消費電子雙輪驅動下,鈷酸鋰市場或迎來新一輪結構性調整。
【僅供參考,消息綜合自網絡,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。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