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江有色金屬網 > 資訊首頁 > 行業(yè)要聞 > 稀土精礦定價機制調整背后的產業(yè)鏈博弈:從"雙寡頭"到市場化演進

稀土精礦定價機制調整背后的產業(yè)鏈博弈:從"雙寡頭"到市場化演進

   來源:

看第一時間報價>短信訂閱,查價格數據和走勢>數據通,建商鋪做產品買賣>有色通

一、定價機制調整:關聯交易透明化進程加速

包鋼股份(600010.SH)最新公告顯示,其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礦關聯交易價格將調整為不含稅19109元/噸(干量,REO=50%),并建立REO含量與價格的線性掛鉤機制(每增減1%對應價格變動382.18元/噸)。這一調整延續(xù)了2022年股東大會確立的"成本+合理利潤"定價原則,標志著我國稀土行業(yè)縱向整合模式進入新階段。

相較于2024年第四季度18090元/噸的基準價,本次調價幅度達5.6%,反映出三大核心驅動因素:

1、成本傳導:內蒙古地區(qū)稀土礦開采環(huán)保成本同比上升8.2%,尾礦處理費用增加至120元/噸;

2、技術溢價:包鋼股份白云鄂博礦區(qū)伴生礦選礦回收率提升至78%,較行業(yè)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;

3、政策適配:符合工信部《稀土管理條例》關于"建立科學合理的稀土產品價格形成機制"的要求。

二、產業(yè)鏈博弈:從"雙寡頭"到市場化演進

此次調價直接影響我國稀土產業(yè)"包鋼-北方稀土"雙寡頭格局。北方稀土作為全球最大稀土冶煉分離企業(yè),其原料成本將隨包鋼調價同步變動。據測算:

•成本傳導:以REO=50%精礦計算,北方稀土氧化鐠釹生產成本將增加約1200元/噸;

•利潤分配:包鋼股份稀土業(yè)務毛利率預計從2024年的22%提升至25%,而北方稀土冶煉板塊毛利率可能壓縮3-5個百分點。

這種調整實質是產業(yè)鏈利潤的再平衡。隨著《稀土行業(yè)自律公約》的推行,2025年行業(yè)平均加工費已從2020年的8000元/噸降至4500元/噸,迫使上游礦企通過定價機制維護利潤空間。

三、全球坐標:中國稀土定價權強化

國際市場方面,包鋼調價恰逢全球稀土供應鏈重構關鍵期:

•美國MP Materials:其Mountain Pass礦山2025年精礦產量目標12萬噸,但因選礦技術瓶頸,實際REO含量僅42%;

•澳大利亞Lynas:馬來西亞加工廠因環(huán)保限制產能利用率不足60%,導致其NdPr產品成本高于中國同行35%;

•緬甸局勢:克欽邦沖突導致離子型稀土礦出口中斷,全球中重稀土供給缺口擴大至2000噸/年。

在此背景下,包鋼股份的定價機制調整具有戰(zhàn)略風向標意義。其建立的REO含量梯度定價模型,已被國際礦業(yè)咨詢機構CRU評價為"最接近市場真實供需的稀土精礦定價體系"。

四、新能源賽道:稀土需求結構重塑

價格調整的底層邏輯離不開需求端的深刻變革。國際能源署(IEA)數據顯示:

•電動車領域: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電機需求量達18萬噸,較2020年增長230%;

•風電行業(yè):直驅永磁風機滲透率從2015年的5%提升至2025年的45%,帶動釹鐵硼用量激增;

•消費電子:蘋果公司最新iPhone系列磁性元件稀土用量增加至12克/臺,較前代提升40%。

這種需求結構轉變促使稀土定價從傳統(tǒng)工業(yè)需求驅動轉向高科技戰(zhàn)略資源定價。包鋼股份此次調價中,針對高REO含量產品的溢價機制,正是對高端制造業(yè)需求的精準響應。

五、挑戰(zhàn)與展望:市場化進程中的三重考驗

盡管定價機制調整取得進展,但行業(yè)仍面臨:

•技術瓶頸:全球僅中國掌握萬噸級離子型稀土原礦高效提取技術,關鍵設備進口受限影響產能釋放;

•環(huán)保壓力:每噸稀土精礦生產需消耗淡水15立方米,產生尾礦砂2.8噸,碳中和目標下成本壓力持續(xù);

•地緣風險:美國《稀土供應鏈安全法案》要求2027年本土采購比例達50%,可能引發(fā)新一輪貿易博弈。

展望未來,稀土產業(yè)將呈現三大趨勢:

1、定價市場化:參考鐵礦石指數定價模式,建立中國稀土價格指數(CREPI);

2、技術標準化:推動ISO稀土產品碳足跡認證體系,提升國際話語權;

3、金融工具創(chuàng)新:廣期所稀土期貨合約籌備進入沖刺階段,預計2026年上市。

在這場全球資源爭奪戰(zhàn)中,包鋼股份的定價機制調整猶如投入深潭的石子,激起的漣漪將遠超產業(yè)鏈本身。當稀土從"工業(yè)維生素"升級為"科技戰(zhàn)略資源",如何構建既符合市場規(guī)律又保障國家安全的定價體系,將成為衡量中國資源型產業(yè)轉型成效的重要標尺。

本文內容僅供參閱,請仔細甄別!長江有色金屬網
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

稀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