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江有色金屬網 > 資訊首頁 > 評論分析 > 黃金溫和反彈是"曇花一現"? 美聯儲議息在即將如何表現?

黃金溫和反彈是"曇花一現"? 美聯儲議息在即將如何表現?

   來源:

看第一時間報價>短信訂閱,查價格數據和走勢>數據通,建商鋪做產品買賣>有色通

2025年7月30日早盤,黃金市場在多空交織中走出“小陽線”——國際現貨黃金(倫敦金)報3326.85美元/盎司,日內微漲0.02%,穩(wěn)站3300美元關鍵位;國內Au9999現貨報769.50元/克,漲幅0.24%;滬金期貨主力合約收報773.5元/千克,漲幅0.37%。這一波“溫和反彈”的背后,是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博弈、全球貿易環(huán)境的邊際改善,以及傳統(tǒng)消費旺季的臨近共同推動的結果。

2025年7月30日早盤,黃金市場在多空交織中走出“小陽線”——國際現貨黃金(倫敦金)報3326.85美元/盎司,日內微漲0.02%,穩(wěn)站3300美元關鍵位;國內Au9999現貨報769.50元/克,漲幅0.24%;滬金期貨主力合約收報773.5元/千克,漲幅0.37%。這一波“溫和反彈”的背后,是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博弈、全球貿易環(huán)境的邊際改善,以及傳統(tǒng)消費旺季的臨近共同推動的結果。
宏觀面:“鴿派”分歧疊加貿易緩和,黃金多空拉鋸進入“關鍵周”??
當前黃金市場的最大變量,來自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釋放的“內部分歧”信號。盡管會議未明確降息時間表,但部分官員對通脹回落的樂觀表態(tài),讓市場對“9月首次降息”的預期升溫至65%。美元指數受此壓制震蕩走弱,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獲得直接支撐。
與此同時,中美經貿磋商的積極進展與即將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(GDP、小非農)形成“多空對沖”。若美國二季度GDP增速超預期(市場預估2.1%),可能強化“軟著陸”預期,短期壓制降息預期;但若數據疲軟,黃金的避險屬性將被再度激活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全球央行“購金潮”仍在延續(xù)。中國、印度、波蘭等國持續(xù)增持黃金儲備。這種“官方背書”為金價提供了長期“安全墊”,即使短期回調,下方空間也相對有限。
供需端:礦產趨緊疊加投資回暖,黃金“硬供給”支撐顯現?
從供應端看,全球黃金礦產增速正面臨“雙重瓶頸”:一方面,南非、澳大利亞等主要產金國因礦山老化、能源成本高企(原油價格年內上漲8%推高冶煉費用),產能釋放不及預期;另一方面,再生金供應受金價快速上漲影響,回收意愿雖提升,但短期內難改礦產主導的偏緊格局。
需求端則呈現“實物+投資”雙輪驅動。實物需求中,中國、印度的傳統(tǒng)消費旺季漸行漸近——國內中秋、國慶前,消費者“買漲不買跌”心態(tài)明顯,金飾、金條需求環(huán)比提升15%-20%;印度雖受季風季影響農村購買力,但城市婚慶、節(jié)日送禮需求強勁,疊加政府限制進口政策下,國內庫存去化加速,反而推升國際金價溢價。
投資需求方面,黃金ETF持倉近期出現“連續(xù)三周增倉”信號。歐美市場對經濟“硬著陸”的擔憂,疊加美股高位波動,部分資金轉向黃金對沖風險;國內投資者則通過銀行紙黃金、黃金期貨等工具參與,年輕群體“攢金豆”“買金飾當理財”的現象再度升溫,推動實物黃金零售端量價齊升。
主流消費端:“輕奢化”趨勢下,黃金成“抗通脹剛需”??
與往年不同的是,2025年的黃金消費呈現“結構升級”特征:一線城市消費者更青睞“古法金”“3D硬金”等工藝附加值高的產品,客單價較普通金飾提升30%;二三線城市則受“結婚潮”推動,婚慶金飾需求占比超40%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年輕群體(25-35歲)成為黃金消費主力——據周大福、老鳳祥等品牌數據,這一群體的黃金消費占比已從2020年的28%升至2025年的45%。他們更看重黃金的“裝飾性+保值性”,例如“小克重金項鏈”“黃金耳飾”等單品熱銷,單克價格在500-700元的“輕奢金”最受歡迎。
短期走勢:震蕩偏強概率大,3350美元成“試金石”??
綜合來看,黃金短期或維持“震蕩偏強”格局,核心驅動來自三方面:一是美聯儲降息預期的“情緒催化”;二是全球貿易緩和的“風險偏好提升”;三是傳統(tǒng)消費旺季的“需求拉動”。
技術面看,國際金價已站穩(wěn)3300美元關鍵位,若突破3350美元整數關口(對應國內Au9999約780元/克),可能觸發(fā)更多技術性買盤,上方目標看向3400-3450美元區(qū)間。但需警惕短期獲利回吐壓力——若美國7月小非農數據(ADP就業(yè)人數)超預期強勁(市場預估15萬),可能延緩降息預期,導致金價小幅回調至3280-3300美元區(qū)間。
對于普通投資者,短期可關注3330-3350美元區(qū)間的突破情況,輕倉參與多單;實物黃金消費者則可逢低分批配置,避免盲目追高。

(注:本文為原創(chuàng)分析,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,以上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為入市依據 )長江有色金屬網
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

貴金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