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錫價 "火箭式" 上漲:長江有色金屬網錫價近一周漲幅超 6%
總所周知,錫是一種具有高延展性、低熔點、抗腐蝕性的銀白色金屬,其應用涵蓋電子工業(yè)中電子元件焊接的焊料、化工領域生產塑料穩(wěn)定劑與農藥的有機錫化合物、機械制造所需的青銅等金屬合金,以及用于食品包裝以增強鋼材耐腐蝕性的鍍錫工藝。從數據來看,2025 年 3 月 28 日至 4 月 2 日,長江有色金屬網 1# 錫價從 280000 元 / 噸飆升至 298500 元 / 噸,短短 5 天漲幅達 6.6%。其中 4 月 1 日、2 日單日漲幅分別達 4750 元 / 噸和 11750 元 / 噸,漲勢加速。LME 錫庫存降至 3050 噸,創(chuàng)近年新低。這場 "金屬狂歡" 背后,供需兩端的結構性矛盾正在重塑市場邏輯。
錫價上漲影響因素及背后邏輯
二、供應端:多重黑天鵝事件疊加
緬甸地震引發(fā)供應鏈危機
3 月 28 日緬甸 7.9 級地震雖未直接沖擊佤邦主礦區(qū),但導致曼德勒省至佤邦的運輸網絡癱瘓,曼相礦區(qū)原計劃 4 月 1 日的復產被迫推遲。作為中國最大錫礦進口來源地(占比超 40%),佤邦錫礦年產量約 2.5 萬噸,其停產使國內冶煉廠原料采購轉向高價非洲礦,冶煉成本大幅攀升。
非洲地緣政治擾動
剛果(金)Bisie 錫礦因武裝沖突暫停運營,該礦年產量約 1.2 萬噸,占全球供應的 5%。同時,尼日利亞錫礦因政府監(jiān)管趨嚴導致產量下滑,進一步加劇全球錫礦供應緊張。數據顯示,2025 年 1-3 月全球錫礦產量同比下降 8%,而精煉錫產能利用率仍維持在 90% 以上。
庫存分化顯隱憂
LME 錫庫存從 2025 年初的 4400 噸降至 3050 噸,處于近五年低位,支撐國際錫價走強;但國內社會庫存卻因下游畏高情緒小幅累增,3 月國內錫錠庫存同比增加 12%,反映高價對終端需求的抑制作用。
三、需求端:AI 革命催生新增長極
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引爆需求
隨著全球 AI 大模型競賽加速,數據中心建設進入高峰期。每萬臺 AI 服務器需消耗約 20 噸錫焊料,用于芯片與主板的連接。2025 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 15%,臺積電等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提升至 95%,直接拉動錫焊料需求增長 8%。
新能源領域需求擴張
光伏組件焊接、儲能電池連接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機制造均對錫產生新增需求。2025 年國內光伏裝機量預計達 120GW,同比增長 40%;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 800 萬輛,帶動錫消費增加 3%。疊加 "以舊換新" 政策刺激,家電領域錫焊料需求環(huán)比回升 15%。
庫存周期轉向利好
全球半導體行業(yè)進入被動去庫階段,庫存銷售比從 2024 年的 1.5 倍降至 1.2 倍,產業(yè)鏈補庫需求逐步釋放。機構測算,半導體行業(yè)主動補庫將帶動錫需求年增長 2-3 萬噸。
四、后市展望:多空博弈下的高位震蕩
短期(1-3 個月):供應端緬甸復產時間表未定,剛果(金)局勢存在惡化風險,疊加 LME 庫存低位,錫價易漲難跌。需求端 AI 算力建設與光伏搶裝形成剛性支撐,預計滬錫價格將在 29萬 - 31 萬元 / 噸區(qū)間震蕩。需警惕高庫存地區(qū)(如中國)的拋儲可能。
中長期(6-12 個月):若佤邦 6 月前實現部分復產,非洲礦山恢復供應,全球錫礦產能或回升 10%,緩解供應緊張。但 AI 算力需求將保持年均 20% 增速,新能源領域需求增量或達 5 萬噸,供需缺口仍將存在。需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時點,美元走強可能對以美元計價的錫價形成壓制。
五、風險提示
供應端:緬甸復產進度超預期、非洲局勢緩和
需求端:AI 投資增速放緩、光伏補貼政策調整
宏觀面:全球經濟衰退、貿易保護主義升級
這場由地緣危機與技術革命共同驅動的錫價 "狂飆",本質是稀缺性與創(chuàng)新性的碰撞。短期看,市場情緒與庫存博弈主導價格波動;長期看,錫資源的戰(zhàn)略價值或將因新興產業(yè)崛起重新定價。投資者需在供應恢復節(jié)奏與需求爆發(fā)強度之間尋找平衡點,把握結構性機會。
(以上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為入市依據 )長江有色金屬網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